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3.31.14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3/29 03:3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薏如
研究生(外文):Huang Yi Ru
論文名稱:以數學溝通進行三年級低成就學生分數基本概念補救教學
論文名稱(外文):Remedial Teaching on Basic Concepts of Fractions to Third Grade Low Achievers through Mathematical Communication
指導教授:李源順李源順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uan-Shun Lee
口試日期:2015-06-1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數學系數學教育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0
中文關鍵詞:三年級低成就學生數學溝通補救教學
外文關鍵詞:Third Grade Low AchieversMathematical CommunicationRemedia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43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5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之目的為利用數學溝通來進行分數基本概念補救教學活動,加強三年級低成就學生的分數基本概念的學習,並釐清學生分數基本概念的迷思。利用分數基本概念前後測及同分母分數加減測驗卷瞭解低成就學生透過數學溝通進行分數基本概念補救教學後,對於分數基本概念是否有所改變,以及在同分母分數加減學習成效如何?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六位國小三年級低成就學生。資料收集包括研究前的分數基本概念前測試卷,研究過程中的補救教學錄影、和學生的訪談錄音﹑學習活動單,以及研究後的分數基本概念後測試卷、同分母分數加減測驗卷。資料的信度和效度採不同資料的三角校正進行檢核。
研究結果發現,
一、在分數基本概念方面,學生在單位分量表現得最好,在平分概念上表現其次,在單位量、部分-全體概念表現普遍較差。
二、利用數學溝通補教教學後,學生在後測每一題的答題情形都表現得比前測好,其中在單位量概念進步幅度最大,在同分母分數加減學習也有不錯的表現,顯示數學溝通教學對於學生分數基本概念學習有正向效果。
關鍵字:三年級低成就學生、數學溝通、補救教學

This study aimed at conducting, by virtue of mathematical communication, the basic concept of fractions remedial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to enhance third grade low achievers’ learning of the basic concepts of fractions as well as to clarify myths regarding their scores. Pre- and post-testing along with an examination of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of fractions with the same denominator were applied in this research in order to understand, after remedial teaching of basic fraction concepts through mathematical communication, whether or not the low achievers’ basic concept of fractions had been changed and what the learning effect on the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of fractions with the same denominator w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third grade low achievers. Data collected included the pretest examination paper of fractional basic concepts prior to this study, remedial teaching videos during the research process, records of interviews with students,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the posttest examination paper of fractional basic concepts following this study and examination paper on the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of fractions with the same denominator.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data were inspected through triangle correction of various materials.
I. In the basic concept of fractions, students performed the best in unit components, followed by the equally concept, while the performance in concepts of unit quantity and part – ensemble were generally poor.
II. After applying the remedial teaching of mathematical communication skills, all students showed better performance on each question on the posttest compared to the pretest. The concept of unit quantity showed the greatest amount of progress and the learning effect of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of fractions with the same denominator also improved, which indicated that communication teaching generated a positive effect for students in the learning of basic fractions concepts.
Key words: Third Grade Low Achievers, Mathematical Communication, Remedial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名詞釋義 4
壹、三年級低成就學生 4
貳、溝通能力 4
第五節 研究限制 4
壹、研究對象 5
貳、研究內容及範圍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理論架構 7
壹、 Piaget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 7
貳、 Vygotsky的社會建構理論 9
參、 Piaget和Vygotsky對溝通的看法 12
肆、小結 12
第二節 溝通 13
壹、 溝通的定義 13
貳、 數學溝通的意義 14
參、 數學溝通的內涵 15
肆、 表徵對數學溝通的重要性 15
伍、 數學溝通能力的評量 17
陸、 小結 23
第三節 補救教學 24
壹、補救教學的意義 24
貳、補救教學的教學策略 25
參、補救教學課程及教學設計原則 27
肆、小結 29
第四節 分數 30
壹、 分數的相關意義 30
貳、 分數的基本概念 34
參、 兒童分數概念的發展與迷思 37
肆、 分數相關研究 41
伍、 小結 4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7
第二節 研究流程 48
壹、準備期 48
貳、研究期 48
參、完成期 49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參與人員 52
壹、研究場域與情境 52
貳、研究對象 52
参、研究者的角色 53
肆、教學時間簡介 54
伍、教學環境簡介 54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6
壹、紙筆測驗 56
貳、補救教學活動 58
第五節 資料的蒐集與分析 59
壹、 資料的蒐集 59
貳、 資料的分析 60
參、 信度與效度 61
資料代碼 62
第四章 研究結果 63
第一節 學童在教學活動前分數基本概念表現 63
壹、 等(平)分的概念 66
貳、 單位分量概念 68
參、 單位量 69
肆、 部分-全體的概念 72
伍、 小結 75
第二節 分數基本概念的補救教學 76
壹、 平分的補救教學 76
貳、 單位(分)量概念補救教學(一) 79
參、 單位(分)量概念補救教學(二) 82
肆、 部分-全體補救教學 85
第三節 學童在教學活動後分數基本概念表現 88
壹、 等(平)分的概念: 89
貳、 單位(分)量概念 89
參、 單位量的概念 90
肆、 部分-全體概念 92
伍、 小結 93
第四節 學童在教學活動後同分母分數加減的學習成效 9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7
第一節 結論 97
壹、 補救教學前後分數基本概念的表現及改變情形 97
貳、 補救教學活動後同分母分數加減的學習成效 99
參、 教學歷程之反思 99
第二節 建議 100
壹、 對教師進行數學溝通補救教學的建議 100
貳、 對後續研究者的建議 102
參考文獻 103
附錄一分數基本概念前測試題 109
附錄二分數基本概念後測試題 111
附錄三 同分母分數加減測驗卷 113
附錄四:補救教學活動設計與活動單 114

中文部分
丁惠琪(2000)。合作學習運用在國小數學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王俊凱(2009)。國小六年級學童真分數乘法概念結構分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研究所。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詞書。臺北市:高等教育。
呂玉琴(1991a)。分數概念:文獻探討。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4),573-606。
呂玉琴(1993)。影響分數二分之一概念的因素。國民教育33(5),2-11。
呂玉琴(1995)。數與計算教材設計對分數概念的概念處理(未出版之論文發表於國立嘉義師範學院84年度數學教育研討會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
李婉鳳(2006)。透過課室討論文化的教學促進四年級學童溝通能力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數學教育研究所。
李清韻(2003)。國小六年級學生數學溝通能力與後設認知能力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
李連芬(2003)。教學模組之設計與實踐〜以國小二年級乘法補救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
李源順(2005)。同分母真分數加減運算的教學建議。臺灣數學教師(電子)期刊,3,2-26。
李源順(2012)。臺灣小學數學課程改革及教師培養。發表在2012年全國教師教育學會小學教師教育專業委員會年會。天津:天津師範大學。
李源順(2013)。國小數學感教育- 原來如此。臺北市:五南。
李燕、李浦群譯(譯)(1998)。人際溝通。臺北:揚智文化事業。
杜正治(1993)。學習輔導。載於李咏吟(主編),學習輔導,397-428。臺北:心理出版社。
林大錦(2002)。國小三至六年級的兒童在分數詞類型發展的探討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林玉華(1995)。淺談數學學習障礙兒童之診斷與輔導。中縣文教(22),50-53。
林志成(1999)。溝通的要素與歷程模式對促進良好師生溝通的啟示。教育實習輔導,72-77。
林俊吉、吳毓瑩、呂玉琴(2009)。分數概念題庫之建立:跨學習階段的校準與測量。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4),190。
林原宏、李清韻(2004)。國小學生數學解題溝通能力評量之實證研究。測驗統計年刊(12),235。

林原宏、何欣玫(2004)。因數與倍數之解題溝通能力測驗編製及其實證探究。測驗統計年刊(13),178。
林碧珍(1990)。從圖形表徵與符號表徵之間的轉換探討國小學生的分數概念。新竹師院學報院,4,295-347。
林碧珍(2001)。發展國小教師之學生數學認知知識—理論結合實務研究取向的教師專業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福來、黃敏晃(1993)。分數啟蒙課程的分析、批判與辯證。科學教育學刊1(1),1-27。
林福來、黃敏晃、呂玉琴(1996)。分數啟蒙的學習與教學之發展性研究。科學教育月刊4(2),161-196。
洪素敏、楊德清(2002)。創意教學∼分數的補救教學。科學育研究與發展季刊(29),33-52。
孫玉明(2008)。透過社會建構觀點提升國小學童數學溝通能力之研究-以四年級課後數學社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新仁(1995)。教學原理與策略載於王家通主編之教育導論。臺北市:五南。
張新仁(2000)。補救教學面面觀。載於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下補救教學方案研討會論文彙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張新仁(2001)。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教育學刊(17),85-106。
教育部(1993)。82年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行政院教育部。
教育部(2000)。89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市:行政院教育部。
教育部(2003)。92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行政院教育部。
教育部(2008)。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許淑珠(2005)。國小二年級數學溝通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上大學教育研究所。
郭生玉(1998)。臺北市國民中小學實施補救教學相關問題之研究。 臺北市政建設專機研究報告(編號255)。
陳志宏(2008)。國小六年級學童異分母分數加法概念的試題編製與分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研究所。
陳淑敏(1994)。屏東師院學報(7),119-144。
陳瑞發(2002)。國小低年級學童分數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
徐文明 (2007).國小三年級分數概念學習困難兒童之補救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張日齊(2002)。由分數詞的評量探討國小學生分數概念的發展上的差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張世忠(2000)。教學原理:統整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湯錦雲(2002)。國小五年級學童分數概念與運算錯誤類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
甯自強(1997)。由多單位系統扯中年級的數與計算教材。載於教育部臺灣省國民學校研習會(主編)。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中年級),77-85。臺北縣:教育部臺灣省國民學校研習會。
黃志賢(2003)。數學低成就學生的補救教學(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師大數研所。
黃幸美(1997)。國小數學討論問答意義性之評量。發表在國民小學數學新課程學習評量方法初探。臺北市:臺灣省國民教師研習會。
黃幸美(2004)。兒童的數學問題解決與思考。臺北:心理出版社。
黃金堆(2008)。國小五年級學童分數的大小比較概念結構分析之研究(未出版之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
黃瑞琴(2005)。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出版社。
黃靖瑩(2002)。國小中年級學童分數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
黃馨緯(1994)。國小高年級學童分數數線表示法瞭解之研究(未出版之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楊壬孝(1988)。國中小學生分數概念發展。行政院國家科學發展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77-0111-S003-09A)。
楊瑞智(2000)。探究師院生之分數基本概念及分數概念的課教學。臺北師範學院學報,31,357-382。
楊德清、洪素敏(2003)。比較分數大小~從具體、半具體、至抽象符號表徵之教學行動研究。南師學報37(2),75-103。
甄曉嵐、曾志華(2002)。建構教學理念的興起與應用。載於詹志禹(主編),建構論-理論基礎與教育應用,116-146。臺北:中正書局。
劉秋木(1996)。國小數學科教學研究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羅鴻翔(1980)。分數的數之發展(一)。國教之友,454-455,437-441。
龐嘉芬(2002)。國小高年級學童分數概念與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

英文部分
Artzt, F. A. (1996). Developing problem-solving behaviors by an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in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s.Communication in mathematics k-12 and beyond:1996 yearbook(pp. 116-125)Reston, VA:NCTM.
Behr, M. J., Wachsmuth, I., &; Post, T. R. (1988). Construct a sum: A measure of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fraction size. Journal for 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16(2), 120-131.
Behr, M. J., Wachsmuth, I., Post, T. R., &; Lesh,R. (1984). Order and equivalence of a clinical teaching experiment.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15(5), 323-341.
Board, N. A. G. (2002). Mathematics framework for the 2003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 Board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Cobb, P.、Yackel, E.、Wood, T. (1991). Curriculum and teacher development:psych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In E. Fennema、T. P. Carpenter、S. J. Lamon (Ed.), Integrating 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thematics, 83-119.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Dickson, L., Brown, M. , Gibson. (1984). Children learning mathematics: Ateacher`s guide to recent research. (Ed.), Oxford, great britain, england, (Vol., pp. 274-284). HOLT.
Hiebert、Tonnessen (1983). Development of the fraction concept in two physical contexts: 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Journal for Research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374-378.
Hiebert, J., &; Tonnessen, L. H. (1978). Development of the fraction concept in two physical contexts: 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9), 374-378.
Lesh, R.、Post, T.、Behr, M. (1987). Representations and translation among representation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and problem solving. In C. Janvier (Ed.), Problem of representation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Vol., pp. 33-40). New Jersey: Erlbaum.
Mathematic, N. C. o. T. o. (1991). Mathematics assessment: Myths, models, good questions and practical suggestions. Reston, va:Nct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atthews, M. R. (1994). Constructivism and science education. Science teaching-the role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138-161 New York. London: Routedge.
NCTM (1989).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 V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NCTM (2000).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 V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Piaget, J. (1959). The language and thought of the children. New York: The Humanities Press.
Piaget, J., Inhelder, B. & Szeminska (1960).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geometry. New York: Basic Book.
Pothier, Y., &; Sawada, D. (1983). Partitioning: The emergence of rational number ideas in young children. (Ed.),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14(4), 307-317.
Rowan (1990). Comunication in mathematics arithmetic t eacher. (38(1)), 18-22.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ood, C.、Bruner, J. S.、Ross, G. (1976). The role of tutoring in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 (17), 89-100.
Wood, C., Bruner, J. S., &; Ross, G (1976). The role of tutoring in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17), 89-100.
Wood, T. (1999). Creating a context for argument in mathematics clas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30), 171-191.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